2017年11月在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旅展落幕後,《鉅亨網》以 〈陸客不來,台灣觀光無望?〉為題,剖析自2016年後陸客數量急遽下滑的真正原因與影響,深入探究「有好幾百家飯店要賣」「遊覽車司機都活不下去」「伴手禮店門可羅雀」背後關鍵,其實不在於陸客數量,而在於產業體質。

專題刊登後,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除了極少數的「酸民酸語」外,大致可以歸納出幾個問題點:一是政府角色不明、政策不清、各地充斥一日景點,無法整合資源,更沒辦法給予業者需要的協助;其次是企業不爭氣,品質粗糙收費貴,難怪國人都寧可出國旅遊,不願意在台灣被當成凱子大敲竹槓。甚至也有網友檢討,究竟台灣有沒有足夠的資源發展觀光?無論自然資源或軟硬體建設是否都差人一截?

政府觀光政策 踢到了哪顆石頭?

長期關注台灣觀光產業發展的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接受《鉅亨網》專訪時開宗明義指出,台灣發展觀光的自然資源不算不好,再加上善良熱心好客的人民,其實具備相當好的條件。不過從1960年代積極推動出口代工的「製造業思維」,並不足以援用到發展觀光產業的需求。 因此,雖然政府以發展「觀光大國」做為政策目標,但並未長期經營「產業」,也造成目前觀光業種種令人詬病的現象。「產業鏈的串接與細節處理,的確是長期被忽略,」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觀光局前副局長劉喜臨也表示,外界經常認為政府缺乏觀光策略,但實際上政府一直有完整的觀光產業計畫。

政府有計畫 但沒有資源

「從葉菊蘭擔任交通部長時開始,就有『21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國際會議』,再接下來的『觀光客倍增計畫』『六大新興產業』裡面,也都有中長程計畫。」然而儘管有各種計畫,劉喜臨說得直白:「但政府給予的資源與人力太少,這是一直存在的事實。」也正因為如此,觀光產業的發展始終處於起步期,無法發展完善。

與過去30年政府對於資通訊產業的投資相較,更可看出觀光產業的資源少得可憐,「大家都認為,觀光不需要花錢啊,」劉喜臨說,就算政府投資,也往往挹注在硬體而非軟體,「與其拿去蓋大家都有的天空步道,為什麼不用來解決環境的問題?」

至於業者普遍認為台灣最缺乏的「觀光行銷」,政府投入資源更是少得可憐。面對觀光產業的全球競爭,馬來西亞、香港、韓國一年動輒砸下數十億預算在全球搶客;韓國結合韓劇、韓流的文化行銷功力,更早已成為挹注觀光產業重要動力。劉喜臨指出,「台灣觀光行銷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行銷投資常被當做政治資源使用,用來宣傳縣市首長的政績。」這樣的顧慮,使得觀光行銷的焦點被模糊,也使得投資趨於保守,他嘆氣:「真的擔心,預算可以投資在海外啊!」

政治性格強烈 政治角力令人頭痛

政治力,算是台灣觀光產業發展的「特殊元素」。陸客開放來台、名額縮減,是政治力的影響;行銷觀光,也有政治面的考慮,「政治性格很強烈,政治角力很令人頭痛,」在觀光局任職多年的劉喜臨說,儘管計畫的名稱會隨著時間、政黨輪替而改變,但觀光局仍會堅守底線,以專業的標準推動各項政策。

外界也有很多人批評,觀光局位階過低,使得台灣觀光資源始終缺乏有效整合。劉喜臨和蔡其昌的看法相同,他們認為,由於觀光產業牽涉層面廣泛,各部會都需要投入資源,「否則就算拉高層級變成觀光部,情況也不會有多大改變。」

劉喜臨說,行政院下設的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就是專責觀光發展整合的政策跨部門溝通,他再三強調:「主導的人位階有多高,就可以有多大的力量!」指派某位政務委員擔任召集人,跟行政院長親自下海擔綱,成效當然不一樣。

打破本位主義 台灣觀光才有生機

「當時為什麼游錫堃要自己當召集人?因為他想打破各部會的本位主義,」劉喜臨透露,這不是觀光產業發展獨特問題,而是部會內普遍的情況,「但因觀光最容易被看到,從這裡下手也較能立竿見影。」

可喜的是,在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擔任召集人,開始「正眼」看待觀光產業後,中央政府各部會對此的投入愈來愈多。劉喜臨舉例,像農委會就發現,以觀光做為平台,對於提升台灣農業產值有明顯幫助;經濟部力推的觀光工廠、台灣精品,同樣與觀光緊密結合,「還有客委會,幾乎就是以觀光做為推動客家文化與產品的主軸!」

然而,這樣只是起步,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同樣非常吃重。努力在全球拚觀光的日本,他們的做法是由中央訂定重要政策方向及目標,例如「2020年旅客2000萬」,然後主導開放簽證、匯率,其他部分都授權由都道府縣來進行。

「輸人不輸陣」心態 「一日景點」遍佈

反觀台灣,劉喜臨形容:「地方政府實力有限,常常等著中央來餵。」而且某些地方政府只為了「當地事宜」。他說得保守,所謂「當地事宜」,脫離不了地方樁腳、派系與各種選舉考量,所以才會有「別的縣市有,我一定也要有」的輸人不輸陣心態,也造就出遍佈全台的「一日景點」「蛋撻景點」景觀。「例如整理風景區的公共廁所、解決交通運輸不便的問題、發展智慧化觀光……」劉喜臨認為,這些都是觀光產業的重要基礎建設,也是地方政府應該積極進行的事項。

政治影響過於強烈,再加上部會間的本位主義,常常讓外界只看見像放煙火、大型節慶的點狀活動與各種口號,而看不清楚整體觀光政策的脈絡跟實際落地的執行力。蔡其昌強調:「政府一定要有角色,」例如觀光環境的整理與維護、航權談判、安全管理、觀光景點開發、交通接駁規劃協調,「處理個別業者無法處理的問題,但不管如何,業者才是產業的主角!」

蔡其昌認為,陸客減少的確對台灣觀光產業造成極大影響,政府也在這兩年間積極推出各種救急政策,例如只要符合某些條件即可減免地價稅、房屋稅,希望短期內降低業績下滑的衝擊,「不過,我們應該用比較健康的方式來看陸客。」以兩岸的文化與地理接近程度來看,陸客來台觀光的比例高是合理的,「但是高到40%就太危險了,」劉喜臨認為,30%是較為合理的比例。

飯店產業成「慘」業? 靈活才能逆勢成長

若從產業角度來看,目前的波動是一種汰選過程,而決定業者能夠生存的關鍵在於企業體質。分析受傷慘重的飯店業,一位飯店業者私下透露,很多經營不下去的業者原本沒有經營過飯店,但因為看到陸客量多、有利可圖,買地蓋屋或舊屋重新裝潢就開門營業,以接陸客團為主力。不料政治因素影響,來客量瞬間萎縮,但又不知道如何真正經營飯店,只好四處找買主、認賠殺出。

「一定有人經營不下去,但不至於像媒體報導的500、600家那麼多,」劉喜臨甚至曾經追查過消息來源,但發現都只是「聽說」,無法找出究竟是哪幾家飯店、哪些人或組織做的統計。不過這樣的「聽說」其實對於業者反而是二次傷害,星級旅館協會祕書長黃舒平表示,業者原本貸款來蓋飯店,沒有足夠收入繳貸款,媒體上的負面報導又使得銀行斷銀根,更是雪上加霜。

但相對於專接陸客團的飯店,也有飯店在這兩年觀光產業人人叫苦的光景中逆勢上揚,例如位於中部的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2017年7月在有三天因颱風停止營業的狀況下,營業額仍創下26年來新高紀錄。

逆勢成長關鍵:吃、住與風景

實地走訪杉林溪,車過溪頭再往山裡開30分鐘,穿過重重山嵐後,盛夏八月杉林溪的溫度往往也不超過25度。因為園區寬闊,且有多條步道與瀑布,自然生態豐富,有不少退休人士選擇到此處度假,隨機訪問,有不少旅客是一年內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前來。杉林溪生態園區究竟做了什麼?

餐旅部經理黃浴儒表示,其實沒有什麼祕訣,就是看客戶喜歡什麼就加強什麼。例如園區中不同季節有不同植物風貌,「像賞楓、賞櫻,還有繡球花,消費者很喜歡,」他說,剛開始發現花不夠多,不夠漂亮,「我們就再種,而且要注意維護。」

合理的價格、乾淨的房間、平實的餐飲再加上四季不同的花卉植物,雖然沒有特別強調行銷,卻成為許多軍公教及退休人士的最愛。「這是市場定位成功,」一位飯店經理人說:「旅遊就是吃、住與風景,用心做好這些事情,市場波動都是暫時的。」

真正投入經營 培養市場敏感度

同樣不受負面消息影響的,還有位於桃園的尊爵飯店,飯店界流傳尊爵的住房率始終高達九成,「沒有啦,精確來說是88%、89%之間,」尊爵飯店總裁簡瑞璋這樣說不是謙虛,而是對於數字的精細要求。

原本從事建築、營造業的簡瑞璋在1999年成立尊爵飯店時,就採取跟很多老闆不同的策略,「很多人只是投資,沒有真正投入經營,所以對定位、實際營運跟市場敏感度都不足,」 簡瑞璋不僅一開始就親自操盤經營,甚至還到大學裡修了一個EMBA學位,以「觀光產業廠商多角化策略為題」撰寫論文,結合實務與理論,持續思考飯店的下一步。

為什麼陸客退潮時不受傷害?簡瑞璋說,如果把所有的機會都押在單一市場,「那是投機而不是投資,」更何況,忽然間湧進的大量陸客,「量增加太多,這不可能是常態,經營者必須要留意。」

少接陸客團 另闢藍海市場

其實尊爵也曾經接待過陸客團,但是發現情況不對,「旅行社零團費、一直削價競爭,這種生意不可能一直做下去。」他跟同業提出警示,同業說:「可是大家都這麼做啊!」簡瑞璋感嘆:「難道別人去死,我們也要跟著去?」於是決定及早跳船,另行開拓海外市場,目前的住房客包括韓國遊客、台灣旅行社以及航空公司。

「對於飯店業來說,Location是非常重要的,」這會牽涉到經營的定位與策略,「近程目標是讓地方繁榮,中期則要思考區域布局,更遠一點要想到未來的發展願景。」簡瑞璋說,在這樣的基礎上,一步步思考消費者的需求,並建立飯店的品牌形象,這是他不斷思考的重點。

很多飯店因為住房率減少而轉以餐飲為主,「其實這一塊並不好做,消費者的口味變動愈來愈快,每年都要推陳出新。」尊爵旗下在桃園的二家飯店為了避免自己打自己,一開始就規劃不同的重點菜系藉以區隔市場,提供消費者多樣化選擇。

隨時因應變動 找尋市場新板塊

但市場的變動很快,隨時要必須能夠進行靈活調整。例如這幾年簡瑞璋發現喜宴市場有衰退跡象,於是去年決定成立團膳事業處,用飯店的經營型態來做團膳,「這塊市場沒有人做,那我們就來做!」這個判斷讓尊爵在喜宴市場滑落時,找到新的市場板塊,成為今年業績持續成長的動力。

確實掌握市場動態,簡瑞璋甚至每週至少安排一天,親自到西螺大果菜市場買菜。「什麼菜漲、什麼菜跌,一定要到現場才能掌握狀況。」同時他也要保持與蔬果供應商的良好互動,「這樣才能拿到最好的菜!」

「飯店業不好做,不過生意哪有好做的?」簡瑞璋說,政府要做的是找出正確的方向,至於市場定位、經營方式當然必須靠自己努力,不可能靠政府,更不可能靠陸客,他比喻:「踢到石頭當然很痛,更重要的是同一顆石頭不要踢兩次。」

將觀光視為完整產業,這樣的概念在台灣發展時間不長,根扎得不深,而過去幾年大量湧入的陸客團雖然帶來帳面上好看的數字,卻像是台灣曾經種滿各個山頭的檳榔樹一樣,根不深、對於水土保持也沒有功效。

「所以我們應該用比較健康的方式來看陸客,」蔡其昌強調,產業最重要的還是本質、體質。什麼是觀光的本質?「就是體驗生活城市的樣貌與特色,是生活的總和,因此政府必須重新整合對於觀光產業的目標,「台灣可以鎖定高端旅客,來到台灣感受獨特的文化,或者做消費型的旅客,但必須都要照顧到,」劉喜臨表示。

而產業體質則必須以業者為主角,簡瑞璋、六福旅遊執行長莊豐如都認為,企業經營者必須多元開放的思考,積極創新、思考新的營運模式,「民間顧好自己的品質與素質,」莊豐如說,政府與企業唯有密切合作、各司其職,才能共同提升產業高度,打造強健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