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加入投資比特幣的行列太晚了嗎?如果只知道比特幣就落伍了,以太坊和其他新興加密貨幣正在崛起!鉅亨網專題將告訴你加密貨幣現況,並分析挖礦概念股的後勢。

加密貨幣崛起 誰帶來的生機?

2017年開始,由比特幣(Bitcoin)領漲的加密貨幣族群掀起一波另類投資熱潮,短短一年間,比特幣從不到1000美元,急速飆漲19倍到兩萬美元,卻又在當年底跌破神話,又在2018年初兩個月內崩跌6成至7000美元,快速地上衝下洗如雲霄飛車。

什麼是比特幣?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加密電子貨幣,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記錄交易。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將資料寫錄的技術」,最早使用該技術的就是比特幣,所以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透過集體維護讓區塊鏈裡面的資料更可靠,也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每個人都可參與的電子記帳本,其中每一筆交易資料都可以被記錄。

舉例來說,A向B借1000元,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就等於是:A寫下多份借據,並分散到B及其他不同見證人身上保管,即使A消滅B的借據,仍有其他見證人可提供借據給B。

區塊鏈技術擴散 推升投資潮

為什麼加密貨幣在2017年會突然有爆炸性成長?主因是區塊鏈技術的擴散與應用逐漸落地與普及有關。

根據《會計研究月刊》<史上最大的泡沫?加密貨幣發展與監控>作者吳孟道指出,因為加密貨幣本身主要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當區塊鏈發展愈快、應用層面愈來愈廣,自然會促使更多仿效比特幣的競爭幣(altcoin),例如以太幣(Ether)或瑞波幣(Ripple)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且市值快速竄升。

根據CoinMarketCap網站統計,迄去年底止,全球加密貨幣種類高達1374種,而絕大多數的加密貨幣都是為了區塊鏈的應用而產生。換言之,加密貨幣與區塊鏈兩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區塊鏈獲投趨勢與加密貨幣市值的變化,即可窺見一二。

隨著技術擴散與應用落地,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把眼光聚焦在區塊鏈及虛擬貨幣領域,投資金額與件數倍增,2017年已來到5.86億美元,相較於2012年的獲投金額,成長幅度高達278倍。而當區塊鏈項目愈來愈受到投資人關注時,全球加密貨幣的交易也愈加頻繁,總市值在2017年5月後出現大爆發,並於今(2018)年1月達到歷史高點8241億美元。

挖礦致富神話 還能傳唱多久?

有人年僅17歲,就靠比特幣挖礦賺進百萬美元!這樣的神話讓人嘖嘖稱奇。到底我們常聽到的「比特幣挖礦」是什麼意思?其實,原理就是用電讓特殊晶片一直重覆計算。因此,比特幣挖礦並不是能挖到錢或礦產等實體的東西,僅僅是用「挖礦」比喻「獲得發配到新發行比特幣的方式」。

提及挖礦,就要有硬體設備能挖礦,挖比特幣礦的特製晶片則通稱礦機,操作礦機有硬體投入成本和運作成本,這些成本包括:硬體購入、安裝、電費、更換、折舊、場地、散熱等等;維持硬體運作的種種成本(如電費等)是重覆性的,加上硬體過時折價,一次性總初投入的資金額度大,因此擁有自己挖礦機的投資風險非常大。

自己當礦工風險高,不少人就選擇直接買入比特幣操作,此外,還有不少後起的加密貨幣都備受關注,包括以太幣、瑞波幣和萊特幣等,都標榜去中心化、提升交易便捷性,甚至比比特幣更實用、保值。

比特幣有限量 2040年將沒幣可挖

你知道嗎?因為比特幣總量上限為2100萬枚,挖礦難度也日益提升。首先要先理解,區塊鏈中,約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故21萬個區塊為一階段,大約需要4年時間,第一個4年每區塊產生50個比特幣,第二個4年為25個,估計至2040年過後,比特幣產出量將達99.9%以上,代表屆時比特幣將被挖光,實際可用於交易或支付的比特幣數量將大大降低。

至於2017年至2020年這個階段,短期間比特幣產生速度仍穩定,不過2020年後,比特幣產出量會較目前減少50%以上。

算力快速增加 會影響報酬率

法人觀察,由於近期算力快速增加,因此,固定算力能分配到的比特幣產出將下滑,而挖到比特幣的概率降低,報酬率也隨之減少。

根據鏈聞ChainNews指出,算力上漲,則挖礦難度增加,單位算力的產量將同比降低。這種算力增減記錄約隔13.5天更新一次,等於是每更新一次,難度可以維持13.5天的固定理論日收入(指未扣除運維電費等成本的收入)。

註: 1、挖礦的每秒算力是以Ghash/s或Thash/s為單位計,礦機的GHash(或THash)值越高,能挖到的BTC 就越多。
2、算力是驅動電腦或硬體用於運轉,並解決不同哈希算法的動力,這些算法可用於創建新的加密貨幣幣種,同時可處理其中的交易,這個過程稱之為挖礦。

顯卡Out!ASIC礦機「錢」景更亮

雖然未來挖礦將愈來愈難,但目前礦工們除了挖礦報酬外,尚有交易手續費收益,總體來看,比特幣挖礦目前在多數區域仍有利可圖。

較為人知的「顯卡」為通用型挖礦設備,算力較專業ASIC礦機弱,但優點為可選擇性調整虛擬貨幣種類進行挖礦,也較不受更改演算法的問題困擾,顯卡挖礦後勢值得觀察。

法人認為,專業ASIC礦機算力明顯優於顯卡,需求前景樂觀。前兩年虛擬貨幣價格高漲時,由於報酬率豐厚,算力需求高於一切,只為了比其他人取得多數虛擬貨幣,因此便專業ASIC挖礦機便產生,但風險在於若虛擬貨幣更改演算法,則舊礦機就無法運作。

陸3大ASIC礦機 壟斷市占9成

多數虛擬貨幣創辦人不願意看到算力及虛擬貨幣分配過於集中化,因此,時常研議更改演算法來抑制ASIC礦機興起,但事實上,若報酬率夠大,則新的ASIC礦機仍將具有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ASIC礦機由中國廠商把持90%以上市場份額,那台灣供應鏈又有哪些呢?其中,包括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正當紅的MLCC大廠國巨(2327),還有固態電容廠鈺邦(6449)立隆電(2472),以及散熱基板廠聚鼎(6224)

礦機概念股 哪些有賺頭?

隨著挖礦熱潮不退,礦機需求增加,因此擴大了固態電容的缺口。固態電容具低組抗,能降低電阻損失,不會消耗電力轉變成熱,所以可以緩和溫度上升,使礦機系統更加穩定。

而一台比特幣礦機需要固態電容用量約60至80顆,而固態電容一顆單價約1至3元,法人估計每100萬台比特幣礦機可貢獻固態電容產值約1.5億元。目前市場估計,2018年比特幣礦機需求量達2000至3000萬台,亦即,ASIC礦機可望貢獻固態電容產值達30至40億元新台幣。

電容市場缺貨行情 鈺邦後勢看好

固態電容廠鈺邦為佳邦和華碩轉投資,更是全球固態電容前二大廠,自去年第3季起至今年第1季,即受惠於挖礦機固態電容缺貨效應,單季營收逐季創新高,至今年首季更衝破6億元大關,算是前一波數位貨幣熱潮的受益者。

第2季起,中國兩大挖礦機業者的需求雖略降溫,對台積電、鈺邦等供應鏈帶來部分影響。不過,鈺邦因固態電容市場供應緊缺,即使挖礦機客戶拉貨動能放緩,至今產能持續滿載中,後勢值得關注。

散熱基板產值上看30億 聚鼎新動能

另一方面,ASIC礦機的散熱基板產值亦可望上看30億元,散熱基板主要是用來改善傳統 FR4基板散熱較差的缺點。目前尚不是設計主流,但隨運算效能提升,則需求有望持續放大。

以一台比特幣礦機散熱基板用量約2至4片來看,散熱基板單價一片約50元(視面積而定),法人估計每100萬台比特幣礦機可貢獻散熱基板產值1.5億元。目前市場估計,2018年比特幣礦機需求量達2000至3000萬台,亦即產值可達30億元以上。

聚鼎為保護元件老牌勁旅,在保護元件與散熱基板接單量增,今年以來月營收逐步攀高,5月動能來自保護元件的大陸手機客戶訂單,以及散熱基板打入歐洲車燈模組客戶,公司表示第2季營收將改寫新高,第3季展望更佳,今年將重回成長軌道,法人認為,礦機散熱基板有機會成為聚鼎成長新動能,後勢值得關注。

價格劇烈波動 留意「炒家」問題

不過,統一證資深投資經理邱怡婷認為,回頭檢視2014年至2015年比特幣的價格雖曾一度崩跌,但是交易量穩定增加,因此運算力也持續增加,當時其實是實際應用推升的好買點。

但是,若將時間拉到近兩年,卻發現2016年至2018年交易量並沒有明顯增加、但運算力大增、而這些主要來自價格的波動,所以她認為這是過度的運算,顯然這兩年有「炒作」的玩家出現。

想發挖礦財 先觀察「交易量」

因此,邱怡婷進一步表示,以太幣長期應用會持續增加,雖然2018交易量顯著下滑,但同時可以觀察到,運算量仍顯著增加中,投資人應該先觀察交易量能不能先穩住,雖然「智能合約」等相關應用崛起,長期應用增加趨勢不變,但短期波動和回檔幅度仍深。

近來的四川淹水事件,的確回補礦機供應鏈,資深產業分析師認為,這僅是短期現象,實質算力過度,以及交易量下滑,將會是未來影響「新礦機」投入意願的結構性原因,因此觀察重點應該是這些加密貨幣未來的應用是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