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升息已非重點,預期縮表將更快更猛。想參與美股行情,使用微型期貨操作更靈活

美國聯準會(Fed)意外釋出提前升息、加速縮表的訊號,讓美股三大指數在2022年一開年就倒地一片,科技成長股更是血流成河。美股2021年漲勢驚人,華爾街也正向看待2022年美國經濟,而Fed越來越顯露的鷹爪,會是美股殺牛刀嗎?

升息已非重點 目光該轉向縮表時程

Fed公布12月利率會議紀要,顯示勞動力市場緊張,很可能被迫提前升息,並隨後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而在1月7日公布的12月失業率與非農就業報告,也呼應著Fed的腳步。

12 月非農就業報告幾個關鍵數字包括:

  1. 非農新增就業 19.9 萬人,遠遜於市場預估的 40 萬人
  2. 失業率下降至 3.9% ,優於市場預料的僅降至 4.1%

新增就業人數雖差,但主要反映嚴苛的季節性調整,而且失業率正朝Fed官員認為2024年底才會達到的 3.5% 大步邁進。債市交易員幾乎可以安全假設Fed在3月升息的障礙所剩無幾,甚至可以推論 Fed 已經落後形勢,投資人應該為更積極的貨幣緊縮做好準備,如何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將是重點。

圖:芝商所分析工具FedWatch對3月升息的預測,數據截止2022年1月17日 來源:CME

縮表將更快更猛 可找好時機撿便宜

縮表不僅是「關掉水龍頭」,更是把水一瓢一瓢往外灑,水桶裡的水會越來越少。當然,Fed執行縮表不是新手,但這次的挑戰更大,因為錢更多、通膨壓力更大,因此動作會更快、更猛。目前 Fed 資產負債表接近9兆美元(看下圖),規模是2017年開始縮表的兩倍。

市場經濟學家也認為縮表之日已近,德銀、巴克萊預估 Fed 將在第三季啟動縮表,花旗則預測 7 月將實施。經濟現況顯示,Fed 可能不會等到就業人數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才提高借貸成本。

市場分析師認為,Fed 啟動量化寬鬆 (QE) 退場對上半年的股市將是艱難的考驗,對經濟卻是絕佳利多,預估主要指數上半年將因貨幣緊縮挫跌 10% 到 12%,同時投資人進場承接的絕佳買點浮現。

價值股回歸?類股輪動將持續半年以上

價值股遭到冷落已多年,市場將目光全放在FAANG尖牙股,以及微軟、特斯拉與輝達等大型科技股。但隨著美債殖利率竄升,讓對敏感的科技成長股變提款機,價值股買盤湧現。

Fed變得更為鷹派,公司基本面和估值將變得非常重要。目前市場對 2022 年股市飆漲的預期不多,很多人都轉向注意持續獲利的公司,而不是只看虛幻的未來,這可能是人們一直在等待的「價值回歸」。

多家投行分析師正歡呼類股輪動進行式,認為這不是一天的類股輪動,而是可能從成長股轉到價值股長達 6 到 12 個月的開始。因為儘管債市走穩,成長型股可能會反彈,但鑒於Fed的緊縮政策和對疫情擔憂逐漸消退,投資人對成長股的熱情可能仍會退卻。

美股企業獲利穩健 多頭仍有戲唱

依照美股目前的本益比,如果要維持漲勢,那就得要穩健的獲利成長撐腰。1月底美股財報季登場,由摩根大通、花旗等重量級銀行股打頭陣,投資人可透過觀察銀行股的獲利表現,同時評估美國經濟的狀況。此外,財測以及企業對2022年營運前景包括通膨及供應鏈狀況等的評估均是重要看點。

根據FactSet統計券商看法,2021年第四季標普500企業獲利看增21.7%,可望繳出連續四季獲利年增率超過二成的成績。

而2022年企業獲利展望將進一步回歸常態,從預估將自2021年的45.1%放緩至9.2%,仍算穩健。儘管勞工短缺、高通膨及供應鏈問題引發擔憂,但企業可能透過轉嫁成本來維持利潤率。

整體來看,Fed貨幣政策隨著經濟復甦朝正常化邁進,但資金環境仍寬鬆,在健康的消費支出和企業獲利增長支持下,2022年美股雖然不太可能像2021年漲勢兇猛,但依舊可望延續震盪走堅的多頭格局。

參與美股行情 微型期貨操作更靈活

在美股獲利依舊穩健之下,美股表現可以期待,投資人除了選擇個股,還可考慮使用股指期貨,例如芝商所(CME)的微型E-mini期貨系列,包括微型標普(MES)、微型那指(MNQ)、微型道指(MYM)和微型羅素2000 (M2K),提供參與S&P 500指數、那斯達克100指數、道瓊指數、羅素2000的機會。

微型E-mini期貨的合約規模僅為E-mini的十分之一,合約規模小、流動性強,可靈活地調整倉位和執行各種交易策略,適合資金有限、期貨經驗不多的個人投資人;對於希望投資組合能夠擁有更多產品選擇的投資人而言,也可更切合需求。

芝商所微型E-mini期貨推出以來,越來越受投資人歡迎,短短兩年半內成交量已突破10億份合約(截至2021年11月),顯示已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強健且流動性極佳的基礎期貨產品。

總結來說,Fed寬鬆退場短期將造成市場混亂,行情震盪加劇難免,但貨幣正常化也顯示美國經濟基本面轉好,企業獲利可望維穩,有利美股2022年的多頭攻勢延續,投資人可善用多項投資工具,做好風險管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