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CME,WTI 9月合約價)
全球第2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為了封堵復燃的疫情,實施了新的防疫封鎖手段,是影響需求增長前景的主要因素。包括取消航班、46座城市發出旅遊市警,並在144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限制大眾運輸和計程車服務。雖然中國的病例數不算暴增,但因恰逢夏天旅遊旺季,這將抹去其他地區強勁的需求。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認為,這一波疫情,可能讓短期原油需求減少5%,其中噴射機燃料消費將受到新管制措施最大衝擊。後續的影響,將取決於感染率和疫情升溫持續時間。
亞洲多國也為了對抗疫情而重啟防疫措施,進一步打壓原油需求,業界人士透露,亞洲已有4家煉油廠要求沙烏地阿拉伯9月減少供油。此外,2021年迄今亞洲石油進口一直呈下降趨勢,7月進口量甚至創10個月新低。
亞洲是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地區,若進口量要想回升,需求至少必須得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然而亞洲疫苗接種進展緩慢,經濟不可能在短期內全面重新開放,意味著原油需求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受壓抑。
OPEC+自8月開始每日增產40萬桶,卻遇上需求放緩,因此先前一再敦促增產的國際能源總署(IEA),在8月12日的最新月度報告中態度大轉彎,大幅下修到年底前的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並預期明年油市將再度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
IEA認為,OPEC+的增產正好遇上需求成長放緩,且非OPEC+的產量也在增加,因此不再有短期供給吃緊或超級周期的說法,因此把今年下半年每日需求量的預測調降55萬桶。
不過OPEC對前景並不悲觀,看好今年石油的日需求將增加595萬桶,增幅為6.6%,與上月預測相同。OPEC認為,即使諸多挑戰仍在,但全球經濟持續復甦,有信心需求將甩脫最近疫情復熾的干擾。
華爾街部分分析師也認為,原油市場據信已經學會了與病毒共存,且更高的疫苗接種率也減少了去年疫情高峰時嚴厲封鎖經濟、干擾油需的必要性,不過下半年油價難以複製上半年漲勢。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拜登8月中旬呼籲OPEC增產,因為美國境內的油價居高不下,指稱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關鍵時刻,OPEC增產幅度遠遠不夠,卻被能源業者回嗆其綠能政策才是「禍首」,限制了美國石油產量。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但頁岩油產能卻沒有大幅提升;國際油價上漲之際,也未見大規模重啟鑽油井平台。根據數據,去年疫情爆發的3-5月期間,美國頁岩油產量減少200萬桶/日,而即使今年以來油價創下3年新高,美國頁岩油產量較疫情以前仍減少了140萬桶/日或15%。
小型頁岩油商疫情期間災情慘重,經歷大量破產與整併後,企業更著重資本節制,將更多資本用於償債或回饋股東,因此儘管目前油價將近70美元,早已超過鑽探平均成本約50美元/桶,仍有很多鑽油井處閒置狀態。
(資料來源:普氏資訊,數據截至7月)
而大型的油商如艾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為了迎合拜登綠能政策開始積極能源轉型,因而資本支出結構改變,將更多資金提撥發展再生能源,減少探勘開採及煉油。標普全球普氏分析(S&P Global Platts Analytics)大型生產商的生產探勘活動與疫情前相比仍低了68%。
今年以來,美國頁岩油商生產恢復緩慢,對油價上漲的回應也不積極,造成美國原油供給持平,但需求持續成長的狀況,是否是新常態則需要持續觀察,這也會是國際油市供應的一個重要變數。
目前台灣可交易的原油期貨商品中,以上文提到的WTI原油期貨流動性最佳,這是美國芝商所(CME)旗下的原油產品,按合約規模來說,有標準合約(代碼CL)和小型合約(代碼QM),後者的保證金僅需前者的一半,投資人可根據需要選擇合約,參與與原油在全球逐步走出疫情陰霾的復甦行情。
不過近期油市多空因素雜陳,短期波動劇烈,建議投資人注意短期避險,避險工具可以考慮較短期的原油選擇權,像是芝商所(CME)的WTI原油每週選擇權,這個產品的特點是每週交易操作,可更靈活管理事件引起的短期波動,同時具有較低權利金的優勢,適合用作短期部署。
想了解更多資訊,請搜尋 芝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