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2017) 年進入台灣行動支付第3年,市場硝煙四起、群雄逐鹿中原。去年國內支付業者積極展開實體通路布局,今年上半年三大品牌手機支付也揮軍前來,爭霸戰的號角聲已經響起。近十年來,國內外電子支付業者積極推展,顯示行動支付市場商機無限,從金融業到科技業,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經手龐大的金流,是否有更多運用的空間?話題正熱的行動支付,面前其實還有哪些阻礙?而在這樣的趨勢下,台灣的行動支付又該怎樣走出自己的路?

向現金下戰帖  搶進行動支付的野望

調研機構 Juniper Research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數位支付規模將成長 14% 至 3.85 兆美元。這個數字與勤業眾信《2017全球零售力量調查報告》所統計,全球前250大零售商總營收的 4.3 兆美元相比,距離正在拉近。況且,還是行動支付尚未完全普及的狀況。

金融科技的發展浪潮中,各國政府與業界都在想方設法引誘消費者改變習慣,最近的例子,就是消費電子大廠蘋果在攻克行動支付之後,又將前進 P2P 轉帳戰場。

行動支付有多誘人?

金融業、網路業、零售業、科技業,大家都向行動支付靠近,想要獲得更多用戶,更希望能成為市場主導者。不只是因為數位支付能留下許多值得分析的資料,讓業者能對正確客群提供更精準的服務與行銷;也因為經手的交易筆數愈多、總金額愈大,除了手續費上可以積少成多之外,滯留在平台內的資金也可能帶來更多獲利。

以付款方式區分,行動支付可分為虛擬信用卡 (或虛擬金融卡) 和儲值後支付兩種。近半年來在台快速布局的三大國際手機支付 Samsung Pay、Apple Pay、Android Pay,以及推動小型商家合作的街口支付、GOMAJI Pay 等,都是綁定信用卡後,感應或掃碼支付。能夠從儲值後支付角度切入的,多半是擁有電子支付執照優勢的遊戲業者,如橘子支、智付寶、歐付寶等。

綁定信用卡的行動支付,相對來說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它讓刷卡變得更簡單,支付平台本身也與發卡銀行合作祭出許多優惠,吸引更多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此外,各家支付正積極拓展使用場景,包括叫計程車、交停車費或瓦斯費,「只帶手機、不帶現金」的那天,可能已經不遠。

支付平台所留下的數據,對業者、商家、通路而言都十分珍貴。科技、金融、數據環環相扣的未來裡,消費交易大數據的分析將是對目標族群精準行銷的利器。待未來行動支付更加普遍,坐穩龍頭地位的支付業者手握大量消費數據,擁有更準確的趨勢解讀能力,也就除了服務與手續費外,還能開拓廣告業務。

目標,是成為另類的強勢通路

據金管會資料,國內電子支付比率在去 (2016) 年底成長至 34%。今年 6 月開始,Apple Pay、Samsung Pay、Andriod Pay 等 3 家國際手機支付終於到齊,也為金管會訂定在 2020 年電子支付比率達到 52% 的目標增添動力。

金管會在 6 月初公布,Apple Pay 3 月底在台上線以來,短短 3 個月,綁卡數已經突破百萬張;Samsung Pay 雖然未公布綁卡數,但發下豪語,將在今年挑戰註冊率、綁卡率都奪下冠軍的目標。

雖然銀行與上述「三大Pay」推動合作,會需要對平台支付費用,但從快速拓展市占的角度來看仍是值得的。信用卡是消費者最習慣的工具,再加上蘋果與三星手機在台灣市占超過 40%,從綁定信用卡的 Apple Pay、Samsung Pay 切入,會比各平台單打獨鬥來得強。

在支付行為鐵三角:平台、商家、消費者中,目前行動支付明顯對平台與消費者較為有利,對商家的好處則比較不明確。比如到巷口的小咖啡館,直接付現就很方便,不見得非要行動支付不可。

為了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有不少這樣的小型商家,決定接入 GOMAJI、街口等支付工具(三大Pay多半是大型商場或連鎖企業才看得到),同時親身體驗行動支付的趨勢如何發展。然而受惠於補貼戰、折扣戰的是消費者;對商家而言,交易筆數愈多,要付給平台的手續費可能反而愈多。該怎麼從行動支付得到雙贏的結果,或許他們也還在思考。

但可以確定的,是愈先讓消費者習慣使用的支付工具,未來就愈有話語權。再進一步,若是能把用戶的金流短暫停留在自家平台內,那麼「發揮」的空間又大大增加了,獲利的可能性遠不止大數據與手續費而已。

從支付到金融  理財比代收款更有甜頭

解決掉其他競爭者,至少躋身前三大支付平台之後,故事才正要開始。如果在經營模式上可以接受儲值,或身為電子商務中為買賣雙方擔任付款媒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業務也能成為前進理財領域的敲門磚。

除了綁定信用卡或金融卡、消費時視同刷卡的支付型式之外,交易量和金流規模愈大的支付平台,愈可能有沉澱資金留在自家體系中。如果將這筆資金做適當的理財應用,可以為用戶與企業自身都帶來獲利。

■ 第三方支付
在買賣雙方無信任基礎的情況下,買方先將款項放在第三方,等收到貨品沒問題後,第三方再將款項付給賣方。是保障交易安全,讓賣方放心出貨、買方安心付費的方式。

■ 沉澱資金
在買方已經付費,但款項還沒有付給賣方的短暫期間,資金「暫停」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內。這些暫停在平台內的資金,可以用於短期投資,帶進額外收入。

中國天弘基金於 2013 年 6 月推出的貨幣基金「餘額寶」就是由此而來。電商集團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本身交易規模已經不小,由於用戶積存在支付寶內的金額愈來愈多,公司決定集合資金、投入餘額寶這檔基金,並給予用戶報酬。

比定存更吸引人

比較銀行與餘額寶的利率,中國今年各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在 1.55% 至 2.3% 之間,而依餘額寶在 7 月 13 日的報價,七日年化報酬率為 4.1%。相對更高的報酬率,吸引許多用戶把支付寶錢包中的資金投入餘額寶,更甚者,有人為此把資金撤出銀行,都轉入支付寶錢包當中。

用戶趨之若鶩,讓餘額寶在短短 4 年內規模暴增,至今年第 1 季為止,管理資金已來到 1.14 兆人民幣 (1656 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貨幣市場基金。

由於資金都來自支付寶,餘額寶的投資人高達 99% 都是散戶。但是當人們不斷把資金匯入,隨著規模擴張,餘額寶的流動性風險也比其它基金更高。《彭博社》5 月報導,由於潛在風險因素,中國人民銀行要求餘額寶將個人投資金額上限從 100 萬人民幣調降至少五成;5 月底天弘基金宣布,未來新的投資資金上限降至 25 萬人民幣。

不少中國電商、科技公司與阿里巴巴想法類似,從支付往金融擴張版圖,電商平台京東的京東小金庫、騰訊旗下的微信理財通都屬此類。再加上中國的金融業,被稱為「寶寶類」的貨幣基金產品百花齊放。

早前傳言 Apple 簡訊服務 iMessage 可能推出轉帳功能時,也引發不少猜測,認為 Apple 或許有意往理財服務推進,或是把資金留在自家生態圈內。不過從 6 月份 WWDC 所公布的資訊來看非並完全如此。Apple 用戶彼此透過 iMessage 轉帳的款項,會進入到虛擬帳戶 Apple Pay Cash Card 裡,但仍然可以用於一般的 Apple Pay 消費,也能把資金轉回銀行帳戶中。至於 Apple 是否會涉足理財服務,還有待觀察。

■ Apple Pay Cash Card
今年將與 iOS 11 一起登場,首波僅有美國可以使用。如果用戶綁定的是Debit Card (金融卡),使用 iMessage 轉帳不會有手續費產生;若綁定的是信用卡,就會被銀行收取手續費。

回頭來看台灣,支付業者不太會像支付寶那樣擁有極大量沉澱資金。且基於法規限制,台灣可能並不容易見到「寶寶類」理財商品。但針對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交易金額做分析,未來支付平台可能仍有機會,帶給用戶一些量身打造的理財建議。

各國大不同!行動支付的機會與阻礙

睽違五年,阿里巴巴於今年 7 月再度舉行網商大會,也邀請到亞洲國家領先的行動支付業者與會,聊到他們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比如印度的 Paytm,雖然已經是數一數二的支付業者,雖然大環境有政府支持,但人們愛用現金的習慣仍然是一大挑戰。

美國早就進入塑膠貨幣時代,消費者刷卡的習慣根深柢固,反讓行動支付沒有想像中推動得快;在中國,行動支付則解決了大多數消費者沒有信用卡的問題。在印度,行動支付是政府用以掃蕩黑錢、將金流納入稅務體系的手段;在北歐,行動支付更像是基礎建設,業界通力合作打造無現金的便利社會。

日前一則「連上帝也接受App付款」的報導,才讓我們知道瑞典的行動支付已經相當普及。瑞典民眾對新技術的接受度很高,也反映在流通現金持續減少的數據上,瑞典統計局資料公布,今年第一季,瑞典的貨幣流通金額降至 568 億克朗,是 1990 年以來最低;與 2007 年最大流通量相較,更減少了 40% 以上。

瑞典民眾愈來愈少使用現金,與支付技術的創新相輔相成。2012 年底,瑞典多家銀行合作推出免費的支付平台 Swish,四年內覆蓋率己經達到 40%。現在瑞典民眾領了薪水不必提出來,日常消費都靠行動支付完成,上教堂捐款也是一樣。Swish 生態還包括了進行身分驗證 (BankID) 及銀行轉帳網路 (BankGirot) 等兩個服務,特別的是它們都由瑞典銀行業所聯合推動。

與瑞典集業界之力不同,印度是以政府之力來推動數位金融。統一銀行間匯款的支付系統 UPI 於2016 年 4 月問世、印度政府突然在 11 月宣布波瀾萬丈的廢鈔令,緊接著在 12 月 30 日推出行動支付服務 BHIM。這一連串的措施,主要用意在讓民間金流以數位型態進入官方系統,對整頓稅收有重大的意義。為了推廣電子支付,印度政府也有不少措施,其中鼓勵小型商家接受電子支付可以減稅,期盼增強民眾的接受度。印度這波政策,讓 Paytm、MobiKwik 等行動支付者深深受惠,尤其在廢鈔風暴期間,採用的商家與消費者都見高速成長。

相對於印度正在努力,中國的行動支付環境成熟許多,甚至已經跨入理財領域。雖然中國支付工具百家爭鳴,但大致上仍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大企業主導市場。中國行動支付的普及有其背景,由於城鄉差距大,很多小型城市刷卡與提款都不方便,且紙幣污損與偽鈔問題嚴重,行動支付反而成為絕佳的解決方案,只要一個掃碼動作,就可以支應日常生活所需。在未來二、三年內,中國行動支付市場規模仍將快速拓展,Forrester Research 預估,至 2019 年,將比 2015 年成長 7.4 倍。

但新創文化相對成熟的美國,行動支付的同期成長可能只有 2.6 倍,因為他們在推廣上遭遇到的是另一種阻礙:消費者的懶惰。在美國市場,已經上線的行動支付工具不在少數,包括新興的 Venmo、Square,老牌電商 PayPal、Amazon,以及 Android Pay 與Apple Pay 等手機支付平台等。但即使有這麼多平台、嗶一下就可以支付,卻仍然很難快速改變美國消費者的習慣。在行動支付論壇上,有與會者打趣地說,Apple Pay 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一個背後可以放信用卡的手機殼。聽起來或許荒謬,但也充分說明了信用卡的便捷,可能是行動支付的阻礙。

走出自己的路  在地化支付才是好支付

台灣的情況其實也有些類似,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提款本來就非常方便,且悠遊卡等電子票證也很普及,要讓消費者願意採用行動支付,需要更多優惠及在地化服務來當做誘因。

台灣這兩年在電子支付上付出不少心力。之於歐美或中國,台灣的法令相對保守、屬於防範型的管理,只有規定開放的業務才能做。近兩年為了推動科技金融,金管會逐漸鬆綁與修法,包括分級管理電子支付帳戶、核准國際行動支付、開放電子支付儲值金可以轉移到電子票證帳戶等。不過逐漸鬆綁的過程總是漫長,也因此業者總是頻呼台灣法令落後、綁手綁腳難以發揮。

在共同努力下,國際三大 Pay 已經導入台灣,各家本土平台也在實體通路下了許多功夫搶攻市場。Apple Pay、Samsung Pay 等的確有品牌效應的優勢,不過至目前為止,使用型態仍然限於刷卡消費;本土支付則打算以差異化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例如 LINE Pay 以點數回饋做為主要誘因、街口支付有叫車功能、歐付寶可以繳納公共事業與聯合醫院醫療費用等。

在這場行動支付爭霸戰中,目前還沒有一家業者可以完整覆蓋消費者所有需求,成為獨一無二的支付之王。而展望今年,在百家爭鳴之下,哪些平台終將脫穎而出?三大 Pay 的到來,是否會讓用戶把行動支付變成一種習慣,並推動台灣電子支付的整體發展? 長遠來看,台灣想邁入無現金社會,可能還有一條長路要走。

嗶經濟 相關概念股

金流相關

國泰金 2882 玉山金 2884 台新金 2887 新光金 2888 中信金 2891 第一金 2892

支付平台相關

商店街 4965 智冠 5478 橘子 6180 網家 8044 夠麻吉 8472

電信相關

中華電 2412 台灣大 3045 亞太電 3682 遠傳 4904

NFC設備相關

研華 2395 同亨 5490 凌華 6166 飛捷 6206 啟碁 6285 樺漢 6414 振樺電 8114

半導體相關

台積電 2330 華邦電 2344 偉詮電 2436 聯發科 2454 聯傑 3094 力旺 3529 神盾 6462 群聯 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