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現年42歲的蔡先生,從小看著擔任公務員的父母用穩定薪水養家活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想選擇較為穩定的工作。於是民國87年服役時他簽下志願役,想在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一邊準備公家機關考試。沒想到,分發到不用出操的軍中幕僚單位,讓他覺得當職業軍人也不錯。
在那個景氣仍好的年代,企業工作三年的薪水加上年終紅利配股,所得可能超過公務員五年薪水的總和,尤其軍旅生涯辛苦,因此蔡先生的父親反對。但蔡先生自認個性不適合民間企業的拚搏,軍人還有退休俸的終身保障,待遇或許不高,但相較其他產業穩定很多,還是毅然選擇走上軍職。
只是後來國軍精簡員額,從50
萬大軍一路裁減,很多軍人一旦軍階升不上去就必須退伍。相較之外,教官升遷管道暢通許多,於是八年前少校軍階的他報考轉職教官。目前月薪約六萬多元,無子女且夫妻雙薪的他,生活還算可以應付。
面對近期年金爭議紛紛擾擾,以及退撫基金收支缺口愈來愈大的事實,後年即將退役的他開始思考,即便以他的年資,每月退休俸約可領37,000 元,「我的未來退休生活真的能無虞嗎?」因此他已開始準備代書考試,做為退役後的第二專長。
年金制度該調整 但應令人信服
蔡先生分析,軍公教退休後,享有最大好處的是目前約50歲~60歲以上的一群人,不僅新舊制都參與到,且享有18%優存,設定天花板限制他們是合理的。蔡先生舉例,一些早期打過仗,年齡在75歲以上的老兵,因退休時軍階只是士官長,薪水本來就少,月領退休俸才約2
萬元,如果還要刪減,那是不照顧基層;相對退休俸月領十幾萬以上的軍官,制度的確應該進行調整。
很多職業軍官都樂見年金制度改革,但是改革的方式應該要令人信服,而不是打著世代正義的旗幟,撕裂族群。特別對於軍職人士來說,在現有制度下,他們沒有選擇工作環境及退休時間的權利。半生軍旅,40幾歲突然要他們退役,退休俸並不足以負擔家中老小的需要;想轉換跑道,也缺乏能夠符合社會需求的一技之長,不知該何去何從?
軍人從單純的軍旅重新進入社會,往往無法立即適應複雜的環境,蔡先生曾有位同儕因無法升遷而被迫退役,領到一筆幾百萬退休金後,被騙光而誤入歧途搶劫殺人。類似這種極端的例子外,很多職業軍人退役仍有養家的壓力,必須另覓工作維持家計。
因此,很多現役軍人擔心退休金養家大不易,很多人透過股票及基金投資試圖補足退休金。蔡先生建議,在改革年金制度的同時,政府應培養職業軍人實務專業能力,並輔導退役軍官培養第二專長培養。同時規劃提供紓困年金,也可檢討延長專業技能軍官服務年限,讓人才可以繼續在軍中奉獻所長。